建筑施工企业存货跌价(建筑施工企业存货跌价怎么处理)
建筑安装服务相关账务处理如何做?
1、如何处理建筑安装服务相关的账务? 使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进行收入确认。 主营业务成本包括原材料、员工工资、运输费用及吊装费用等。对于持续时间未超过12个月的建筑安装劳务,工程完工后一次性确认收入。对于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劳务,根据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2、建筑安装业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收到预付的工程款。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即工程款。工程发生的费用支出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等。借:工程施工;贷:库存材料、应付工资、银行存款等。工程完工结算后,结转预收账款。借:预收账款,即工程款;贷:工程结算收入。
3、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针对建筑安装服务费的具体科目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是由其他单位提供安装服务,则应将费用计入“在建工程”科目中。具体会计分录为:借方记录“在建工程”,贷方则对应“银行存款”或其他支付方式。
4、建立账务体系:首先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这些账簿采用订本式,每本固定100页。明细账则可采用三栏式或多栏式。 准备凭证:接着准备各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例如收、付、转记账凭证或通用记账凭证,以及入库单、出库单、销售单、工资表等。
5、建立账簿:创建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以及明细账。明细账可采用三栏式或多栏式。 准备凭证:准备各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例如收、付、转记账凭证,以及入库单、出库单、销售单、工资表等。 登记账簿:根据业务发生制作会计凭证,并登记相关账簿,进而编制会计报表。
建造合同存货跌价准备在完工时冲减主营业务成本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在销售或完工结转时,需要转销跌价准备,冲减成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存货的账面价值根据账面余额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若账面余额大于可变现净值,那么将两者差额作为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同时期末与期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
存货的期初账面价值应为90万元,本期100万元的存货全部销售,那么结转成本100万元,但是实际的存货价值是90万元,故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抵消成本10万元,抵消后,成本亦为90万元。建造合同里面的项目完工类似于这里的存货销售哈。处理是一致的。
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发出存货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如下。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等应按照其差额计提企业(建造承包商)建造合同执行中预计的总成本超过合同的总收入。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在合同完工的时候有如下的处理。
如果建造合同的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则形成合同预计损失,应提取损失准备,并确认为当期费用。合同完工时,将已提取的损失准备冲减合同费用。建造合同发生预计损失的时候,账务处理是,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建造合同预计损失=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差额×(1—完工率)。
建筑施工企业采用新准则后,工程施工毛利怎么核算
新收入准则下,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发生了显著变化,涉及科目调整和核算流程的更新。以下是关键调整点: 新增“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科目,以项目为单位记录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建筑业新会计准则下,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每月根据项目部确认的产值或工程部审核的产值确认收入,至年底依据甲方及监理公司确认的数额调整全年收入。此阶段后,根据合同毛利率等信息确认合同毛利,记录在“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中。
“主营业务收入”与“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之间的差额,则会被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若采用承包经营的方式,所确认的合同毛利应包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结算管理费和内部借款利息。具体而言,合同毛利的计算公式为:合同毛利=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结算管理费。每月确认收入的同时,需要结转成本。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施工”核算建筑合同实际成本和确认的毛利。借方核算合同实际成本、毛利;贷方核算合同亏损。合同完成以后与“工程结算”科目对冲结平。所以二级科目设置合同项目,三级明细可以设置为实际成本、毛利。但毛利一般确认的次数较少,容易区分和提取数据。
本帖只在此探讨建造合同法准则中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与生产性企业相同的核算不在此做探讨。 (一)工程施工 相当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科目。主要核算各项目成本及毛利。下面设置“合同成本”和“毛利”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合同履约成本。
存货有哪些计算公式
1、存货=原材料+材料采购+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
2、计算公式: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为前提来假定成本的流转顺序,对发出及结存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3、存货的计算公式是企业财务中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内容。存货总额的计算公式为:存货=原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生产成本+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款+工程施工-工程结算±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存货跌价准备。
4、存货计算公式存货=原材料库存量×原材料单价+在制品库存量×在制品单价+成品库存量×成品单价。同时也可以使用另一个公式计算存货:存货=原资料+库存产品+托付加工物资+周转资料+资料收购+在途物资+宣布产品+资料本钱差异(借方为加,贷方为减)-存货贬价预备。
5、在科目余额表中,存货的计算公式是通过将各种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和生产成本项目加总,然后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得出的。
6、存货计算公式为:存货=原材料+材料采购+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的特点是:存货是有形资产,存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且具有时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使用说明
1、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补充了会计科目的设置,如“周转材料”、“临时设施”等,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工程合同收入和费用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管理,合同预计损失准备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下增设明细科目。
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是国家为了统一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别制定的。
3、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中,对于报表项目有特定的补充说明。首先,周转材料科目余额需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下反映,并在附注中详细说明其摊销策略。这一部分体现了材料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其次,存货项目下增设了已完工尚未结算款,用于揭示尚未结算的在建施工合同已完成部分的价款。
建筑业会计的存货包括哪些
首先,物资采购(1201)是存货的基础,涵盖了企业为施工所需采购的所有原材料。接下来,原材料(1211)则是直接用于建筑施工的原材料,例如水泥、钢筋等。包装物(1221)指的是保护商品免受损害的包装材料。低值易耗品(1231)则是使用价值较低,容易损耗的物品,如工具、办公用品等。
建筑行业存货明细科目的设置:1201物资采购、1211原材料、1221包装物、1231低值易耗品、1232材料成本差异、1232周转材料、1241自制半成品、1242库存商品、1244商品进销差价、1251委托加工物资、1271受托代销商品、1281存货跌价准备等等。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存货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待耗用的原材料,例如水泥、钢材等,以及尚未完成安装的构件和产品。这些物资在项目中尚未转化为其最终形式或使用于工程项目中,因此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列为存货项目。此外,也包括为了后续施工所需的机械零部件和其他物料,这些都包含在建筑业存货的范围内。
建筑会计存货是指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用于建设工程的原材料、燃料、构件、部件等库存物资。详细解释如下:建筑会计存货的基本概念 在建筑会计领域,存货是一个核心概念。存货是指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生产过程中,尚未消耗或转化为最终产品的物资资料。
发布时间: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