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bg3

公司新闻

建筑施工企业三大原则是指(建筑施工企业的)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1、为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前不久,建设部在长沙召开了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会上,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就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提出了以下五项任务。

2、总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才能促进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的体制创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筑施工项目必须保证质量标准,实现工作流程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才能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建筑业大国。

3、在建设承包公司党政工作、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还应该建立各项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促使人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规范作业,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4、基建管理机制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基建管理水平,促进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降低基建管理成本、消除管理制度缺陷、规范基建管理行为与建设市场秩序,建设基建项目“阳光工程”。2 基建管理机制创新的原则与方式管理创新的原则是指产生管理创新创意的行为准则。

工程安全事故概述论文

任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从我国建筑业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引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施工中没有认真落实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存在麻痹大意心理,不注意防护现场人员安全,作业现场的材料堆放、设备操作不够规范,重点防火区域无专人监管,对危险源未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事故处理不彻底,造成安全事故一再发生。

工程概况 广州市某办公大楼,位于广州市中心地段,是跨入e时代的商用办公大楼。地下室四层,建筑面积70 000 m2,总投资2亿元。该工程地下室底板平均厚0.8 rfl,一般基础连板厚1.5 rfl,其中电梯井中最厚为自板面以下4.25 rfl,混凝土标号均为C35,底板标高为一15.5 rfl。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

1、高空作业人员需定期体检,禁止心脏病等不适宜人员作业。现场孔洞需设盖板、围栏或安全网。作业时材料、工具需放置稳妥,防止坠落伤人。非操作人员不得攀爬脚手架。搭设脚手架时需牢固,不得超负荷使用。脚手架间需防滑,作业超过4米需设安全网。2米以上作业需系安全带,陡坡作业需拉好保险绳。

2、建筑企业重大危险源控制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评价、重大危险源的确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等。危险源的辨识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包括各种专项施工)。

3、凡施工建筑物高度超过4米,必须随施工层在工作面外搭设3米宽的安全网,首层必须有固定的安全网,直到确定无高空作业时方可拆除。在2米以上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在陡坡施工时要拉好保险绳。

4、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重大危险源控制是建立在重大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编制科学的危险源管理方案,预控施工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投入到高风险的地方,达到实施风险控制的目的。低成本、高效率地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障施工安全。

5、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制订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措施及方案的实施。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加强安全施工培训教育,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适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设防标准,从而提升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6、在施工开工前识别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制定可控制的有效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现场事故的“隐患”,保障施工安全,为企业完成施工产值,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有利条件。作为建筑装饰施工企业,有着自身固有的特点。

抗震的三大原则

1、抗震的三大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具体来讲:大震不倒指的是当建筑物遭受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至倒塌或发生危机生命的严重破坏。这是结构有较大的弹性变形,但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倒塌。

2、以人为本、全面设防、突出重点。依据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条:建设工程抗震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设防、突出重点的原则。

3、法律依据:《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三条建设工程抗震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设防、突出重点的原则。第四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抗震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交通运输、水利、工业和信息化、能源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对全国有关专业建设工程抗震的监督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7-14